2023.04.29

和平製品
Apr 29, 2023

--

前一陣子我偷偷地用很隱晦的方式來說會暫停更新好一陣子,其實原因很簡單,就是發現自己畫一張圖的產生原因有點不太一樣。

以前我會因為情緒的波動,越低潮的時候產量越高,笑是要發洩情緒那樣,其實沒有設計的含量在裡面,那就只是情緒的宣洩而已。

現在變成是為了練習某一種版面的構成、字體的配置、造型的改變而刻意地在練習,改變沒有不好,但就覺得哪裡怪怪的,就跟自己說要暫停一下,我得休息一陣子。

然而休息的這一陣子也不是沒有動筆或是思考主題,只是起了個頭然後擱置在那邊,一動也不動,累積了一堆草稿然後沒有完稿,有點像是彈弓還是可以彈射石頭出去,但是已經數不太遠那樣。

我有點被嚇到,之前那個覺得不管怎樣都要把作品呈現出來的不害臊跟不畏懼好像被用光了,現在會覺得「天啊這樣的東西怎麼還可以拿出來!」,就在這樣層層的堆疊下變成了暫停更新的決定。

雖然這不是一個跟某人的承諾信約,只是跟自己下的挑戰,但為什麼會想要公佈出來,我自己也理不出一個頭緒,最後還是用圖來跟大家說。

(如果可以,我也想要有氣魄地說出我不幹了諸如此類的話)

會想把心情理出來,是在4月跟我的大學朋友們一起吃完飯後在深夜的台北街頭聊出來的。我們本來就不是會聊太多發生了什麼事情的人,這段關係的保持也是落在一種微妙的平衡上,唯一不變的就是即使很久不見卻還是能夠接納對方的舒服感。

後來我才知道,原來感受的變化這件事情源頭是出在我身上,是我自己希望被接納而做出了改變,與過去的自己產生了不一樣情感表現,或者該說是,會說出自己的想法,即便只是那種微小到不行的 — — 「我想吃什麼什麼」。

我跟他們說出了這幾個月來不管是在公司內待的感想或是自己生活上遇到的問題跟疑惑,我才發現原來大家真的會願意接納跟回饋,甚至是出手幫助,人跟人之間的互動方式複雜的像是蜘蛛網,不可能只有兩條單線道,而是錯綜複雜的。

每個人都跟我說話,我也對著他們說話,原來說話也能舒緩自己的焦慮,跟從別人的經驗得到解決的辦法,雖然我自己碰到的問題還是很難解決,但至少有了一個雛形跟方向。

我對星座只保持在想了解自己更多,我對自己問了很多問題,但不見得每次都能馬上解決,不如說我一直在製造問題給自己,而不是著手解決自己的問題,就像是不斷累積身上的病痛不去看醫生,身體包括心靈也逐漸劣化,而且是互相有相關影響的。

在一間滿座的咖啡聽裡面,每一桌都是兩位以上的客人,我就一邊喝咖啡一邊看著別桌的人他們的舉動,聊天、分享照片、討論課題、合作工作⋯甚至他們各做各的事情,但偶爾還是會說上幾句話,說「我去上個廁所」或是「欸我可以吃一口嗎?」這種在日常到不行的事情,我才發覺,哇原來那是我的生活不會出現的東西耶,怪不得我會對這種事情特別關注。但有時候也會慶幸這些事情並不是我的日常,而是我特別珍惜的時刻,所以每次能夠跟頻率對的上的人聊天,總會讓我記著好一陣。

走在前往大直的橋上,我跟朋友一邊有一搭沒一搭的聊天,我問了他很多我根本不能跟別人說的問題,他站在他的觀點上給了我好多對立面的回答,卻意外的說服了我,平常的話我可能會生氣的說怎麼不會是這樣,但那個時候我卻說「你這個想法倒是真的」,因為他就是其他人,其他的人的想法才是事件發生時的真的反應,我的是不會發生的。

後面我們有聊到對於未來的安排,跟他問了關於目前有三個選擇,到底該如何排序。我一直覺得公私兩邊我都能做得很好,但後來撐了一陣子發現身體會吃不消,我才驚覺我必須把比例分配好。他們都笑說,我平常自己苦悶在自己的煉獄之中,把自己搞成著火的受刑人,這是何苦,有的時候分享給別人,也不是示弱或是求救,那種輕鬆的對談與分享也是我自己平常在做的事情,為什麼要抗拒別人的好意呢?

我只能說,我也不知道,會怕吧。

在最後,解鈴人仍須繫鈴人,把自己用得狼狽不堪很像是二十幾歲才會做的事情,現在好像不太適合在做這種事情了,更別提如果會影響到別人的話,那就真的是太幼稚了。

我想起了在街上看到的一個燈籠上面寫著「這個世界什麼東西都可以放下,除了筷子」,如果是我的話,應該就是筆了吧。

--

--